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,欢迎个人评论、分享
经常会在电视上看产妇分娩时特别痛苦,亲身经历后才知道,虽然没那么夸张,但是疼痛是真的。
刚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是很虚弱的,有些产妇看到孩子顺利出生后,会觉得如释重负,只想好好睡一觉。
但也有些女性很厉害,生完宝宝后可以直接从产房中走出来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9c16fdfaaf51f3de8457e9bf054d9b19382979a9.jpeg)
“硬核”产妇生娃之后自己走回病房
最近一位产妇在网上走红,不是因为她生了几胞胎,而是她在刚刚生完孩子后,就可以自己走路回到病房。
产妇跟着护士走出来,婆家人上来迎接。老公抱着一堆东西,婆婆轻轻搀扶着她,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。
![](https://pics4.baidu.com/feed/203fb80e7bec54e734cb50982d9bf0564ec26abe.jpeg)
虽然从产妇的表情上还能看出一些疲惫,但可以看出产妇的体质还是很不错的,很少有产妇能做到这样。
网友们看到这位坚强的产妇,都夸她太厉害,好像霸气归来的功臣,同时也感到有些心疼。
“我看她也是在硬撑着吧,为啥看不出家属心疼她呢,看着有些心酸”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71cf3bc79f3df8dc13a0bb2459b2198d4610280b.jpeg)
“我生完孩子也是自己走出来的,一个房间的其他产妇都特别羡慕我”
“我觉得生孩子真的很消耗体力,换做是我即使走得动也要坐轮椅回去”
为什么分娩之后产妇的状态不同?
我还记得当时自己生完女儿的时候,医生问我能不能自己走,我试了一下,发现坐起来都很困难,结果被医生用轮椅推回了病房。
![](https://pics1.baidu.com/feed/a50f4bfbfbedab64cf4c54c06695c4c579311e19.jpeg)
产妇分娩之后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,造成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
1)分娩方式的不同
产妇选择法分娩方式,也影响着她下床走路的速度。
生完宝宝很快就能下地走路的基本都是顺产,而剖腹产刀口刚刚缝合,不能太用力,多半是要躺在可以动的床上回到病房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3ac79f3df8dcd100d3e5916ce1282c16b8122faf.jpeg)
2)产妇的体质不同
产妇的体质不同,体质强壮一些的产妇生完宝宝也有体力,所以很多人都会像照片中的产妇一样自己走回去。
有时分娩时间较长,或者是产妇体质弱,就不得不用轮椅推着走了。
3)是否侧切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顺产时是否经历了侧切,如果分娩时有撕裂或者侧切,女性想要马上走回房间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359b033b5bb5c9ea547b2ec3469add063bf3b3ab.jpeg)
产后下床走动有利于身体恢复
分娩后能否立刻下床走路还是要看自身的情况,宝妈们也别太逞强了。虽然这位宝妈很厉害,大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向她学习。
不过产后下床走一走对身体恢复还是有好处的,这样可以利于产妇恶露的排出。
顺产的女性当天就可以下地走动,除了感觉没有力气,其他的影响并不大。
![](https://pics6.baidu.com/feed/d8f9d72a6059252d6c9fb477a638683d5ab5b967.jpeg)
剖腹产的女性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,听从医生的建议询问可以走动的时间。
剖腹产第一次下地走路时就有些遭罪了,刀口会很痛,走起路来很吃力,不过一定要坚持下来,这样有利于排气。
产后站立走路的注意事项
别走太长时间
刚开始走路别太长时间,因为产妇的体力还没完全恢复,并且这个时候肚皮比较松,站立时间太长内脏也会有坠的感觉。
![](https://pics4.baidu.com/feed/32fa828ba61ea8d3d6a0c86204a95b48241f587b.jpeg)
家属需要一旁陪同
在产妇下地活动的时候,家属要在一旁陪同,虽然度过了产后最危险的2小时,但是在24小时之内还属于观察期。
有人陪同在身边,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发现。
团子妈心里话:
分娩之后就要进入“坐月子”这一关了,在月子期间也要记得,别一整天都躺在床上,适当下地走一小会,恶露都排净了,身体才恢复得更快。
【今日话题】你是顺产还是剖腹产?你生完宝宝后是怎样出产房的?